美高申請,競爭更加激烈,國內牛娃越來越多,再加上大量美初孩子也加入了競爭的行列;標化越來越高,學校的標化門檻被一再拉高;錄取情況比往年更加慘烈,雖然每年都有牛娃,但今年高分被拒的例子比比皆是。
申請因素
標化不斷走高的趨勢下,美國高中如何在眾多高分學生中進行選擇呢?
學校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英語水平
2)學術能力
3)綜合實力
4)獨到之處
5)匹配程度
6)意愿態度
7)其他
轉化成我們看得懂的衡量標準:
1)英語水平 = 托福+SSAT+面試+文書
2)學術能力 = SSAT+學校成績
3)獨到之處 = 特點(亮點)+特長
4)綜合實力 = 從面試和文書中體現出來的思維+溝通+互動+寫作+領導力+自我管理+各種其他能力
5)匹配程度 = 性格氣質+為學校能做的貢獻等
6)意愿態度 = 從和學校后期溝通體現出來的對這個學校真摯的熱情和接受錄取的可能性
解析和新趨勢
1. 高標化變普遍
標化越來越高,已是不爭的事實。
有了高標化,不見得申請就會成功;但是沒有高標化,申請一定會受影響。
2. 學校成績變得更重要
尤其是9年級上學期的成績
學校GPA一直都很重要,但是17Fall美國高中變得更加重視學校成績。
往年申請,如果因為學生去美國訪校而錯過了學校的期末考或者其學校較晚才能提供9年級上學期的成績單,申請學生是可以相對晚一點提交9年級上學期的成績,甚至有的學生是拿到了offer后才補交。
但是,17Fall的申請,大量的學校要求學生盡量在一月底之前提供9年級上學期的成績,否則申請就算不完整,而學校要收到完整的申請材料后才會開始討論申請者的情況。
因此,18Fall及以后申請的孩子要么提前去美國訪校和面試,盡量能趕回來參加學校的期末考;要么提前和學校溝通好補考問題,盡量在一月底給出成績單。
3. 特點和特長
需要有特色、專注和極致
申請人數不斷飆升,沒有個人的特色,怎能讓招生官記住呢?
特點和特長可以重合,但也不一定是一回事。
2014年進入Andover的王同學并沒有什么過人的特長,但是他愛讀書、愛思考,尤其對哲學和天文學有著深入的研究。他的特點就是廣泛閱讀、思考深入,在面試中和招生官侃侃而談,哲學話題信手拈來,從學校的校訓談到了薩特的存在主義,毫不費力就讓招生官在數百個申請者中記住了這個對哲學有著深入研究和獨到見解的男孩。
特點和特長,可以是獨一無二的,這樣能讓招生官非常迅速地記住你;但也可以是非常普通的,但是你需要把它做到極致。
無論是特點、還是特長,都要遵守這幾條原則:
1)堅持
如果你在申請前兩個月才開始一項特長活動,招生官會認為那是急功近利甚至是造假行為。
2)證據!證據!證據!
號稱有體育特長,但沒有參加過比賽,沒有取得過任何名次,也沒有任何視頻材料,如何讓招生官相信你有能力加入他們校隊并為學校爭光?
號稱熱愛音樂且有音樂特長,但沒參加過比賽和演出,在面試中談音樂時眼神里完全沒有激情,如何讓招生官相信你的熱情和特長?
號稱熱心公益,但沒有任何憑證能證明你真的有做過公益,或東拼西湊出一堆照片生硬地展示了你孤兒院一日游的經歷,如何讓招生官相信你的善良?
最完美的狀態是孩子順應內心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并堅持記錄整個過程,保存好視頻、照片、證書和其他證據。正如去年火遍美高圈的做飯男孩,他有個獨特的愛好 -- 做飯,并記錄了整個過程,把自己做的飯菜拍下來,堅持寫日記。在申請中展示了這個獨特的愛好和自己多年的記錄,立馬讓招生官印象深刻。
3)做到極致
如果你的興趣愛好是常規項目,例如彈鋼琴、模聯等,也沒關系。發自內心的興趣愛好,只要你能做到極致,一樣讓招生官青睞。
4. 綜合實力
面試和文書的作用不言而喻,尤其是近幾年面試變得越來越重要。
面試和文書除了考察一個學生的英語水平外,還是非常重要的途徑去判斷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思辨、互動、溝通、寫作、閱讀、自我管理等方面。
中國家長經歷了這樣的認知變化,最開始認為標化最重要,一門心思搞標化;這兩年意識到面試很重要,終于把一部分精力投向了面試輔導。可是,簡單的面試輔導和培訓,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綜合能力欠缺的問題,包裝面子卻不管里子的做法注定了也要失敗。
5. 匹配度
一方面,學校會偏好特定性格氣質的學生,和學校的整體風格匹配。所以在擇校時,除了要看學校是否匹配自己外,還要看自己是否和學校匹配,在面試和后期的溝通中也要重點強調。比方,Coco被一個排名前15的學校錄取了,而招生官錄取Coco除了因為她整體非常優秀外,最重要的是因為Coco極強的社交能力,該學校偏好“性格好、能迅速結交朋友”的學生。
那么問題來,為了進名校,需要特別注重培養孩子的某些性格和氣質嗎?一些基本的性格和氣質是所有學校都會強調的,例如自信。但如果一個孩子本來的性格是比較內向的,沒有必要為了進偏好外向型孩子的學校而刻意去改變性格,何不選擇和自己更匹配的學校?
這里必須要說說保底校的選擇。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下,保底校也不再安全。如果你的標化特別高,你用一個排名比較靠后的學校來做保底,這個學校也有可能不發offer,因為他們知道你把他們當做保底校。所以在選擇保底校的時候,更需要顧問、家長和學生仔細分析學校的情況,千萬別只看排名來選擇保底校,認為排名靠后的學校一定會錄取你,而是要綜合考慮地域因素、學校以往的錄取分數等,即便是保底也要匹配。
另一方面,學校每年的招生側重點都會和當年的需求或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掛鉤,而如果你的特長剛好能夠彌補學校的空缺,并符合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的話,那么你被錄取的概率就會變大。例如,Lucy被一個排名前20的學校錄取了,當然她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孩子,但是最打動招生官的還要數Lucy的游泳特長和數學能力,這個學校當年剛好要擴招游泳隊,而且在未來幾年要加強理科方面的建設,因此Lucy毫無懸念地進入了這個學校。
6. 意愿和態度
建議各位家長和學生,提早和學校建立聯系,無論是通過提前去訪校,還是參加在國內的招生見面會。讓招生官盡早知道你,然后一直保持聯系。
面試結束、申請材料提交后,并不意味著就萬事大吉了,恰恰相反,這才完成了申高的其中一個步驟而已。和學校的前期和后續的溝通,在申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因為這些溝通代表的是你對學校的熱愛和重視。這個態度的傳遞是至關重要的。
分析那么多,就是希望家長能盡早開始準備:
1)托福+SSAT
2)學校成績
3)面試和表達能力
4)綜合實力:思維、閱讀、溝通、眼見等
5)特點+特長:一定要注重記錄
6)盡早和學校建立聯系
推薦閱讀:
X您的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啄木鳥教育留學申請專家會與您聯系,請保持手機暢通。